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掌握系统而
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较为全面的英语教育相关专业知识,能适应新世
纪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英语教师及能在涉外经贸部门、 外资企业和相关行业从事
涉外经贸实务及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
二、培养要求
1 .素质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具有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
意识;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教师职业道德,能为人师表。
(2)具有良好的教师素质,具备从事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工作所必备的基础理论和
专业知识,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好的英语
语言文学基本功和文化修养。
(3)自觉接受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熏陶,具有良好的体质,达到大学生体育合
格的标准,具有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2 .能力要求
(1)具有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2)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3)具有较好的教学能力,掌握英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具
有一定的文献资料检索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4)具有一定的第二外语知识及应用能力,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能,
普通话达到二级乙等以上水平。
(5)具有国际视野和较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 .知识结构要求
(1)具备现代教育理念,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心理学、教
育学等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和相关人文及科技基本知识。
(3)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前景和英语教学与改革动态。
(4)了解国家有关教育方针、政策及经贸领域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掌
握国际贸易发展动态,具有从事涉外企事业工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培养措施
1.在教学目标上,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融为一体,执行统一的教学
大纲,统一教材、考试和评分标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2.在课程设置上,实行综合素质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
环节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 使学生在强化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
增强对本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综合创新的能力。
4.在教学环节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加强实践环节,鼓励学生有计划有
组织地与学校、企事业单位相联系,有效地开展教学实践、社会调查等活动,大力培养
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加强教育实习、见习工作,建立稳定的教育实习、见习基地;加
强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和指导工作,努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
5.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和相关学科知识培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学习专业课程
的同时,要求学生选修一定的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艺术鉴赏和工程技术类课程。
四、专业特色
本专业注重培养既有扎实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又有较强的中小学英语学科教学能
力的复合型人才。 课程体系的设置紧紧围绕扎实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熟练的中小
学英语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主干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教育学。
六、核心课程
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会话与交流、英语语音、英语视听、英语语法、英语写
作基础、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口译、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英美概况、英语教材教
法、教育学、心理学、日语(德语或俄语)等。
七、主要实践环节
军事课(含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训练)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观摩与见
习、英语教学技能训练、毕业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
八、学制与学习年限
基本学制为 4 年,学习年限为 3-6 年。
九、毕业学分要求
毕业最低学分为 169 学分。
十、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十一、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
教学计划进程表(见附表一)
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见附表二)
教学时间分配表(见附表三)
十二、课程学分(学时)分布情况表
课程学分(学时)分布情况表(见附表四)